未來已來、將至已至。席卷而至的智能科技浪潮,詮釋著“變”字的深刻含義。
擁抱智能新時代,天津率先扛起智能科技產業大旗,連續舉辦三屆世界智能大會,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也將于下周開幕。全面布局智能科技產業,將智能元素注入城市基因,不僅讓“智能”成為天津的一張城市名片,更促動智能科技產業成為產業轉型升級、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。智能,正在深刻改變著這座城市的發展軌跡。
智能之“變”,這是天津的機遇,更是沉甸甸的歷史使命。與智能時代緊緊相擁、攜手奔跑,正在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。天津全面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戰略布局,在基礎層領域、技術層領域、應用層領域均匯聚了一批代表性企業;前三屆世界智能大會簽約200項,累計投資額2610億元;百億級智能制造專項資金政策,拉動工業技改投資增長30%以上……軟、硬實力的積聚,政策資金的保障,推動天津在人工智能領域砥礪向前。目前,天津每5家規上企業中就有1家是智能制造類企業;去年10月,天津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。借助智能科技推進新舊動能轉換,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,我們有信心、有底氣。
信心和底氣并非來自數據,而是來自發展理念的根本性轉變,來自對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的牢牢把握。智能之“變”,是思路之變、行動之變、發展方式之變,帶來的是經濟結構之變、增長動力之變。
握住智能科技產業這個重要抓手,全力打造“天津智港”,就是要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寶貴機遇,實現生產力躍升,促進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。這既是歷次科技革命呈現出的歷史軌跡,也是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路徑。
發展無止境,智能之“變”也不會止步。智能時代的更新速度,以月、以日來界定恐怕都不為過。如今,數字化車間、無人超市、無人駕駛通勤車等智能化產物不斷出現在生產生活中,帶來了優質、先進的產品和高效、便捷的服務。特別是“新基建”方興未艾,人工智能與大數據、5G技術的深度融合,將在智能制造、智慧城市、智慧教育、智慧醫療等領域催生更多的應用場景。而在疫情期間,人工智能為生產生活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,也激發了人們對智能化的深層次需求。變化帶來機遇,機遇如何才能轉化為優勢、轉化為實際效能?必須要以迅速、有力的行動去識變、應變。疫情給經濟發展帶來嚴峻考驗,在危機中育新機,于變局中開新局,更需把握住人工智能這個科技創新的“超級風口”,加強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,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更多新動能。
智能之“變”,正在深刻影響我們的生產生活。以變應變、以新贏新,沿著發展智能科技產業這個主攻方向,積極培育新產業、新動能、新增長極,我們必將打造出一座人工智能先鋒之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