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統計,全球信息技術產業有望在2020年達到5.2萬億美元。經濟、工作和個人生活正變得越來越數字化、聯系更加緊密、更加自動化。創新浪潮不斷涌現,這為技術增長引擎提供了動力,而這種增長引擎似乎正以另一重要步驟邁進。
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市場,占到全球科技市場的32%,到2020年約為1.7萬億美元。在美國以及許多其他國家,科技行業在經濟活動中占很大比重。 以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衡量,美國科技行業的經濟影響超過大多數其他行業,包括零售、建筑和運輸等顯著行業。
盡管美國市場規模很大,但大多數技術支出(68%)還是超出了美國國界。輸出通常與輸入、GDP和市場成熟度等因素相關。
在全球地區中,西歐仍然是重要的貢獻者,約占全球的五分之一技術投入。然而,就個別國家而言,中國顯然已經確立了自己在全球科技市場中的主要角色。中國遵循的模式在發展中地區也可以看到,在這種地區,縮小IT基礎設施、軟件和服務等類別的差距產生了雙重影響,同時在新興領域(如機器人技術領域)中占據領導地位。
近些年IT行業蓬勃發展,需要的人才規模越來越大。除了直接和IT相關的工科專業,常見的機械工程、工程科學、自動化等工程類工科專業也受到IT行業的青睞。我們發現,長期以來IT行業超過一半的員工都是工科背景,這使得IT行業成為了同樣需要工科人才的傳統制造業的主要競爭對手。
與傳統制造業相比,IT行業具有更高的薪資待遇,平均薪資高出傳統制造業50%至130%;IT行業同時還具有更加快速的晉升通道,同樣一個工程師,在IT行業每3-5年可晉升一次,而在傳統制造業他的晉升時間則需要5-7年。由此,IT行業在人才上的吸引力可見一斑。
從上可見,在新增人才供給基本穩定的局面下,IT行業的高吸引力對傳統行業來說無疑是嚴重的威脅,傳統行業對人才問題的重視變得更為緊迫。常見的人才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的挑戰:一是在現有的薪資水平下難以招聘到符合要求的新人;二是不斷上升的人才流失率,以傳統制造業的EPC行業為例,平均員工流失率從2015年的10%上升到近幾年的30%,此外,接近一半的新人在入職3 - 5年后會選擇跳槽,而他們跳槽的方向絕大多數是IT行業;三是勞動力成本上升,勞動力成本是傳統行業的主要成本之一,在EPC行業勞動力成本更高,能占到55%至60%。而要解決人才問題,常見的對策或是降低從一流高校招聘的人才數量(補充二線院校的優秀人才),或是提高薪資水平??傮w看起來,未來勞動力成本上升似乎無法避免。